機(jī)械精度設(shè)計與檢測復(fù)習(xí)資料
一、 填空 題:
1.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,互換性可分為 和 。
2.優(yōu)先數(shù)系R10系列中>1~10的區(qū)段中包含 個優(yōu)先數(shù)。
3.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,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、最低是 級。
4. 某軸尺寸為Φ 20 0 -0.1 mm ,遵守邊界為 ,邊界尺寸為 mm ,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,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。
5. 齒輪副的側(cè)隙可以分為 和 。
6.φ30 +0.021 0 mm 的孔與φ30 -0.007 -0.020 mm 的軸配合,屬于 制 配合。
7.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。
8.光滑極限量規(guī)的止規(guī)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。
9.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,當(dāng)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,宜采用 制配合。
10.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,即裝配前 ,裝配時 ,裝配后 。
11. R5系列中10~100的優(yōu)先數(shù)是10、 、 、 、 、100。
12.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,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。
13.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,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。
14.系統(tǒng)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,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。
15.孔在圖樣上的標(biāo)注為 φ80Js8,已知IT8=45μm,其基本偏差為 ,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,最小實體尺寸為 mm。
16.齒輪傳動準(zhǔn)確性的評定指標(biāo)規(guī)有 、 、 、 。
17.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(fù)荷可以分為 、 、 三類 。
18.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(shù)平均偏差Ra為6.3μm,在零件圖上標(biāo)注為 。
19.按GB10095-2001的規(guī)定,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,其中 級是制定標(biāo)準(zhǔn)的基礎(chǔ)級。
20.在實際使用中,量塊按級使用時,量塊的尺寸為標(biāo)稱尺寸,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;按等使用時,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,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。
21.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(guī)止規(guī)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, 通規(guī)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。 (已知量規(guī)制造公差T= 6μm,位置要素Z=9μm) 。
22.當(dāng)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(guān)時,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,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。
23.孔、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態(tài)稱為 ,它是指孔的 尺寸,軸的 尺寸。
24.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(yīng)包括: , , ,和 。
二、 判斷題 :
1.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,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。 ( )
2.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。 ( )
3. ∮ 30G 6與∮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。 ( )
4.在裝配圖上標(biāo)注滾動軸承內(nèi)圈與軸頸的配合時,只標(biāo)軸頸的公差代號。 ( )
5.圖樣標(biāo)注φ 20 0 -0.021 mm 的軸,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確。 ( )
6.R z 參數(shù)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(xiàn)較深的加工痕跡和小零件的表面質(zhì)量有實用意義。 ( )
7.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,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。 ( )
8.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,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。 ( )
9.表面粗糙度符號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。 ( )
10.測表面粗糙度時,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,因此越長越好。 ( )
11.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、中等、粗糙三個級別。 ( )
12.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。 ( )
13.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標(biāo) 。 ( )
14. 在過渡配合中,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。 ( )
15.對一被測值進(jìn)行大量重復(fù)測量時其產(chǎn)生的隨機(jī)誤差完全服從正態(tài)分布規(guī)律。 ( )
16.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(wěn)性的誤差指標(biāo)。 ( )
17.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。 ( )
18.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。 ( )
19.光滑量規(guī)通規(guī)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。 ( )
20.規(guī)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(guī)有一定使用壽命。 ( )
21.一般來說,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,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。 ( )
22.光滑極限量規(guī)的止規(guī)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。 ( )
23.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(shù)。 ( )
24.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。 ( )
三、 選擇 題:
1 .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(zhǔn)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.06mm ,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(zhǔn)軸線的最大
偏離量為( )mm。 [ ]
A. 0.06 B. 0.12 C .0.0 3 D. 0.24
2 . 評定傳動平穩(wěn)性的齒輪精度指標(biāo)為( )
A. B. C. D.
3.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( )指標(biāo)。
A.傳遞運(yùn)動的準(zhǔn)確性 B. 傳動的平穩(wěn)性 C.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. 齒側(cè)間隙
4 .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,應(yīng)理解為( )。
A.前者加工困難 B.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(dāng) C.后者加工困難 D.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
5 .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( )
A.H7/k7 B. H7/u 6 C .H7/g6 D. H7/s6
6 . 已知 ,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( )。
A . B. C. D.
7 .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(qū)域有 [ ]
A . 同軸度 B . 徑向全跳動 C .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. 任意方向垂直度
8 . 某軸Φ10 0 -0.015 mm 則 [ ]
A .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。
B .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。
C . 當(dāng)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,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(dá) 0 . 015 mm 。
D . 局部實際尺寸應(yīng)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。
9 . 以下各組配合中,配合性質(zhì)相同的有 [ ]
A . φ30H7/ f6 和φ 30F 7/h6 B . φ30P8/h7和φ30H8/p7
C . φ 30M 8/h7和φ30H8/m7 D . φ30H8/m8和φ 30M 8/h8
10 . 下列配合中,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[ ]
A . φ30H7/f6 B . φ30H8/h 7 C . φ100H8/g7 D . φ100H7/g6
11 . 平鍵聯(lián)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,在采用一般聯(lián)接,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(jī)械傳動的固定聯(lián)接時,其軸槽寬與轂槽寬的公差帶分別為 [ ]
A . 軸槽H9,轂槽D10 B . 軸槽N9,轂槽Js9;
C . 軸槽P9,轂槽P9; D . 軸槽H7,轂槽E9。
12 .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[ ]
A . 真值為 40mm ,測得值為 40 . 05mm B. 真值為 40mm ,測得值為 40 . 02mm
C . 真值為 100mm ,測得值為 100.03mm D. 真值為 100mm ,測得值為 99.5mm
13 . 花鍵的分度誤差,一般用( )公差來控制。
A . 平行度 B . 位置度 C . 對稱度 D . 同軸度。
14 .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
A .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. 用光學(xué)比較儀測外徑
C . 用內(nèi)徑百分表測內(nèi)徑 D . 用游標(biāo)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
15 .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
A .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. 用光學(xué)比較儀測外徑。
C . 用內(nèi)徑百分表測內(nèi)徑 D . 用游標(biāo)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。
16 . 某滾動軸承配合,如圖樣上標(biāo)注為Ф60 r 6,則省略的是 [ ]
A . Ф60H7 B . 軸承內(nèi)圈孔公差帶代號
C . 軸承型號。
17 . 下列孔、軸配合中,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[ ]
A . 既要求對中,又要拆卸方便。
B . 高溫下工作,零件變形大。
C . 保證靜止,傳遞載荷的可拆結(jié)合。
D . 要求定心好,載荷由鍵傳遞。
18 .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, 所得的評定結(jié)果是最小的。
A . 三遠(yuǎn)點法 B . 最小包容區(qū)域法 C . 對角線法 D . 最小二乘法
19 .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。
A . 位置度 B . 圓度 C . 圓柱度 D . 同軸度。
20.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,應(yīng)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:
A . 獨立原則 B . 相關(guān)原則 C . 阿貝原則 D . 泰勒原則
21 . 某滾動軸承配合,如圖樣上標(biāo)注為Ф60JS6,則省略的是( )
A . Ф60h5 B . 軸承孔公差帶代號 C . 軸承型號 D .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號
22 .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( )
A .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
B .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
C .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,與實際內(nèi)表面體內(nèi)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?qū)挾?/p>
D .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,與實際內(nèi)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?qū)挾?/p>
23 . 設(shè) 某 軸的尺寸為 ,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.05 ,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。
A . 25.05mm B . 24.95mm C . 24.90mm D . 24.80mm
24 . 檢驗 量規(guī),其_________。
A . 通規(guī)上偏差為+ 0.0055mm 。 B . 通規(guī)下偏差為+ 0.0055mm 。
C . 通規(guī)磨損極限為φ 40mm 。 D . 止規(guī)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.0055mm 。
四、標(biāo)注題:
1 . 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
(1)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.01 mm ,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.02 mm 。
(2)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.05 mm 。
(3)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.03 mm 。
(4)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別為 0.008 mm 和 0.006 mm 。
(5)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.8μrn , 其余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.2μ rn 。
2 . 試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。
(1)2-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.02mm 。
(2)φD軸線對2-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: 0.02 mm 。
(3)槽兩側(cè)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. 04 mm 。
3 . 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
(1)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.01 mm ,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.04 mm 。
(2)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.02mm 。
(3)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.03mm 。
(4)4-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(第一基準(zhǔn))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.15mm 。
4.將表面粗糙度符號標(biāo)注在圖上,要求
(1)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,R a 最大允許值為3 . 2μm。
(2)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,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. 2μm。
(3)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,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. 2μm。
(4)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,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。
5 . 試將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號標(biāo)注在圖中
(1)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.012mm ;
(2)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.01mm ;
(3)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.008mm ;
(4)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.006mm ;
(5)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.0 05mm 。
(6)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.6μrn,其余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.3μrn 。
6 . 試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
(1)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-0.02 ,并采用包容要求。
(2)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.03mrn。
(3)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.007mrn,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.01mrn,并采用包容要求。
(4)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.8μrn,其余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.6μrn 。
五、 改錯題:
1 .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(biāo)注上的錯誤(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)。
2.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(biāo)注上的錯誤(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)。
3 .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(biāo)注上的錯誤(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)。
4 . 指出下圖中標(biāo)注中的錯誤,并加以改正
5 .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(biāo)注上的錯誤(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)。
6 .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(biāo)注上的錯誤(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)。
六 、 計算題:
1 .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,基本尺寸L= 60 mm ,最大間隙X max =+40μm,孔公差T h =30μm。軸公差T s =2 0 μm。試按標(biāo)準(zhǔn)規(guī)定標(biāo)注孔、軸的尺寸,畫出公差帶圖,說明配合類型。
2 . 如圖所示,要求:
(1)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。
(2)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,關(guān)聯(lián)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。
(3)求被測要素的形狀、位置公差的給定值,最大允許值的大小。
(4)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. 97mm ,軸線對基準(zhǔn)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. 09mm ,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,并說明理由。
3 . 下列各組配合,已知表中的數(shù)值,解算空格中的數(shù)值,并填入表中。
基本尺寸 | 孔 | 軸 | X max 或Y min | X min 或Y max | T f | ||||
ES | EI | T h | es | ei | T s | ||||
φ25 | 0 | 0 . 052 | +0.074 | 0. 104 | |||||
φ45 | 0 .025 | 0 | -0. 050 | 0.041 |
4 .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(guī)的工作尺寸,并畫出量規(guī)的公差帶圖。
5 .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(guī)的工作尺寸,并畫出量規(guī)的公差帶圖。
七、 綜合題:
1 . 根據(jù)題圖,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。
a) b) c)
表 1
圖例 | 采用公差原則 | 邊界及邊界尺寸 |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|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|
a | ||||
b | ||||
c |
2 . 說出下列圖中所標(biāo)注的形位公差代號的含義
3 .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標(biāo)注4 項 形位公差代號的名稱、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
序號 | 名 稱 |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| 公差大小 |
(1) | |||
(2) | |||
(3) | |||
(4) |
4 .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號的含義,填寫表中有關(guān)內(nèi)容 。
參考 答案
一、判斷題 :
1.√ 2. × 3.√ 4 . √ 5. × 6 . √ 7 . × 8 . × 9 . × 10.×
11. √ 12. √ 13.√ 14.× 15.√ 16.× 17. × 18.√ 19.× 20.×
21. × 22 . × 23. √ 24. ×
二、 填空 題:
1 .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
2 . 10
3 . 5,2, 0
4 . 最大實體邊界,Φ 20 mm , 0
5 . 法向側(cè)隙,圓周側(cè)隙
6 . 基孔制,間隙配合
7 . 系統(tǒng)誤差,隨機(jī)誤差,粗大誤差。
8 . 最小實體尺寸
9 . 基軸制
10 . 不挑選,不調(diào)整或修配,滿足使用要求
11 . 16,25,40,63
12 .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(qū)域,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(qū)域
13 .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, 0.01 mm
14 . 修正法, 抵償法
15 . ±22.5μm, 79.9775mm , 80.0225mm 。
16 . 切向綜合誤差 F i ' 、齒距累積誤差 F p 、齒圈徑向跳動 F r 、徑向綜合誤差 F i '' 、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。
17 . 定向負(fù)荷、旋轉(zhuǎn)負(fù)荷、擺動負(fù)荷。
18 .
19 . 13 ,5。
20 . 制造誤差;測量誤差。
21 . φ59.981,φ59.994
22 . 實效尺寸,極限尺寸。
23 . 最大實體狀態(tài),最小極限尺寸,最大極限尺寸。
24 . 被測對象、測量單位、測量方法、測量誤差。
三、 選擇 題: ( 將下列題目中正確的論述選擇出來 ) 。
1.C 2.B 3.D 4.B 5.C 6.B 7 .B 8.A 9.C 10.A 11.B 12.C
13.B 14.D 15.D 16. B 17. B 18.B 19. C 20. C 21.D 22.D 23.C 24.A
四、標(biāo)注 題:
1 . 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 。
( 1 )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.01 mm ,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.02 mm 。
( 2 )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.05 mm 。
( 3 )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.03 mm 。
( 4 )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別為 0.008 mm 和 0.006 mm 。
( 5 )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. 8 μ rn ,其余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.2 μ rn 。
2 . 試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。
( 1 ) 2-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.02mm 。
( 2 )φ D 軸線對 2-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: 0.02 mm 。
( 3 )槽兩側(cè)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. 04 mm 。
3 . 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 。
( 1 )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.01 mm ,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.04 mm 。
( 2 )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.02mm 。
( 3 )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.03mm 。
( 4 ) 4-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(第一基準(zhǔn))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.15mm 。
4.將表面粗糙度符號標(biāo)注在圖上,要求:
( 1 )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,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.2 μm。
( 2 )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,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.2 μm。
( 3 )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,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.2 μm。
( 4 )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,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。
5. 試將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號標(biāo)注在圖中。
(1)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.012mm ;
(2)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.01mm ;
(3)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.008mm ;
(4)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.006mm ;
(5)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.005mm 。
(6)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.6 μ rn ,其余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.3 μ rn 。
6 . 試將下列技術(shù)要求標(biāo)注在圖上 。
( 1 )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-0.02 ,并采用包容要求。
( 2 )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. 03mrn 。
( 3 )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. 007mrn ,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. 01mrn ,并采用包容要求。
( 4 )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. 8 μ rn ,其余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. 6 μ rn 。
五、 改錯題:
1 .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(biāo)注上的錯誤(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)。
答案:
2 . 答案:
3 . 答案:bvty寶威
4 . 答案:
5 . 答案:
6 . 答案:
六 、 計算題:
1 . 答案:
T f = 0.050mm Y max = -0.010mm
ES=+ 0.020mm EI= -0.010mm
孔尺寸為 60 +0.020 -0.010 mm ,軸尺寸為 60 0 -0. 0 20 mm 。為基軸 制,過渡配合。
2 . 答案:
(1)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。
(2)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=φ 20.02mm
關(guān)聯(lián)要素的實效尺寸=φ 20.05mm
(3)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.02mm ,
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.05mm 。
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.12mm ,
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.15mm 。
(4)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.97mm ,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
為φ0.03+φ0.05=φ0.08,今測得軸線對基準(zhǔn)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.09mm 超出了允許值,故不合格。
3. 下列各組配合,已知表中的數(shù)值,解算空格中的數(shù)值,并填入表中。
基本尺寸 | 孔 | 軸 | X ma 或 Y min | X min 或 Y max | T f | ||||
ES | EI | T h | es | e i | T s | ||||
φ25 | +0.052 | 0 | 0.052 | +0.030 | -0.022 | 0 . 052 | +0.074 | -0.030 | 0. 104 |
φ45 | -0.025 | -0.050 | 0 . 025 | 0 | -0.016 | 0.016 | -0.009 | -0.050 | 0.041 |
4 .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(guī)的工作尺寸,并畫出量規(guī)的公差帶圖。
答案:查表得:IT8=33 μ m ,m8的基本偏差為+8 μ m ,工件極限偏差為:
es=+0.041,ei=+0.008
查表可得 , 工作量規(guī)制造公差T=3.4 μ m , 通規(guī)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=5 μ m ;
5 .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(guī)的工作尺寸,并畫出量規(guī)的公差帶圖。
答案:查表得:IT9=62 μ m ,H9的孔,工件極限偏差為:
ES=+0.062,EI=0
查表可得,工作量規(guī)制造公差T=5 μ m ,通規(guī)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=8 μ m ;
七、 綜合題:
1 . 根據(jù)題圖,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。
a) b) c)
答案 (單位: mm )
圖例 | 采用公差原則 | 邊界及邊界尺寸 |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|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|
a | 獨立 | × | φ0.008 | φ0.008 |
b | 包容 | MMC 邊界 φ 20 | φ0.02 | φ0.02 |
c | 最大實體 | MMVC 邊界 φ19.995 | φ0.005 | φ0.026 |
2 . 答案:
1、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.03;
2、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.02;
3、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.03;
4、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.01;
5、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.012。
3 . 答案:
序號 | 名 稱 |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| 公差大小 |
( 1 ) | 圓度 | 同一正截面上,兩同心圓之間的區(qū)域 |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.004mm |
( 2 ) | 圓跳動 | 在垂直于基準(zhǔn)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內(nèi),圓心在基準(zhǔn)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(qū)域 |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.015mm |
( 3 ) | 平行度 | 平行于基準(zhǔn)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(qū)域 |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.02mm |
( 4 ) | 垂直度 | 垂直于基準(zhǔn)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(qū)域 |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.01mm |
4 . 答案:
代號 | 解釋代號含義 | 公差帶形狀 |
∮ 30G 7的孔的軸線與∮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.04mm | 以 ∮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,直徑為∮ 0.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(qū)域 | |
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(zhǔn)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.05mm |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.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(qū)域 | |
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(zhǔn)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.02mm | 距離為 0.02mm ,垂直于 ∮16H6小孔(基準(zhǔn))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(qū)域 | |
4 個 ∮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(zhǔn)A第二基準(zhǔn)B的位置度公差為 0.1mm | 直徑為 0.1mm 的圓柱面,其軸線垂直于基準(zhǔn)平面 A ,且與基準(zhǔn)軸線 B 平行,距離為理論正確尺寸。 |
111
bvty.VIP bvty寶威VIP bvty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精雕機(jī)的錯位原因有那些?
- 數(shù)控精雕機(jī)主軸加工后的保養(yǎng)方法
- cnc高光機(jī)在使用時候需要注意什么
- 一個高端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對精雕機(jī)的重要性
- 精雕機(jī)不歸零加工完閉后不回工作原點?
- 主軸達(dá)不到指定轉(zhuǎn)速?
- 高光機(jī)主軸軸承容易壞的原因
- 手機(jī)邊框高光機(jī)的特點
- 五金高光機(jī)的質(zhì)量判斷的四大標(biāo)準(zhǔn)
- 開機(jī)無反應(yīng),機(jī)床沒電,手柄無反應(yīng),不顯示?